食品饮料行业2023年第24周周报:阿斯巴甜风波再起,天然甜味剂未来可期_环球热资讯
(资料图)
周思考:阿斯巴甜风波再起,天然甜味剂未来可期。当前进展:消息尚未确证,两机构将于7月14日同时得出结论。本次消息由路透社独家报道。路透社援引两处知情信息源称,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在7月首次把阿斯巴甜列为“可能致癌物(Possiblycarcinogenictohumans)”。然而,IARC并不考虑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提供安全剂量的是世卫组织下属的另一家机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JECFA先前给出的安全剂量(ADI)为每天0-40mg/kg体重。今年,JECFA也在审查阿斯巴甜的使用,并将于7月14日与IARC同时宣布结论。据IARC发言人称,两方的结论将有互补性。
阿斯巴甜致癌可能性或较弱,但大概率会被替换。根据IARC的定义,物质根据其致癌的可能性被分为4组:1组:致癌(Carcinogenictohumans)/2A组:很可能致癌(Probablycarcinogenictohumans)/2B组:可能致癌(Possiblycarcinogenictohumans)/3组:无法分类(Notclassifiableastoitscarcinogenicitytohumans)。根据路透社消息,阿斯巴甜或被列为2B组物质。具体的例子包括香烟(致癌)、酒精(致癌)、夜班(很可能致癌)和汽油(可能致癌)。如果阿斯巴甜被列为2B组物质,考虑到消费者消费代糖的健康初衷,我们认为将有多数食品加工企业逐步放弃使用阿斯巴甜,转而使用其他甜味剂。
甜味剂市场体量不断上升,其他人造甜味剂安全性曾受质疑,消费者或将更加偏好天然甜味剂。甜味剂,也称代糖,种类繁多。根据来源,甜味剂可分为人造甜味剂(纽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及糖精等)和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木糖醇、阿洛酮糖、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等);根据甜度,甜味剂可分为高倍甜味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纽甜、甜菊糖苷和罗汉果苷等)和低倍甜味剂(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全球甜味剂市场正不断增长。Statista数据显示,全球人造甜味剂市场由2013年的166亿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222亿美元。其中,阿斯巴甜在2022年的市场体量约为4.11亿美元。在多国食品安全监管当局的层面上,我们尚未见到其他当前广泛使用甜味剂的安全性受到质疑,但先前曾有糖精及甜蜜素被怀疑致癌。因此,从消费者心理层面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天然来源的甜味剂,认为其更有安全保障。事实上,天然甜味剂在代糖产品中的市场占比从2010年的8.16%上升至2020年的29.41%。若此次阿斯巴甜结论为真,消费者向天然甜味剂切换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配方切换过程或较长,短期人造/天然甜味剂或各将受益,长期天然甜味剂趋势有望更佳。食品的配方切换并非一蹴而就,过程涉及研发、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如口味测试、稳定性测试、供应商审核等。此外,调整后的配方也需要观察消费者的反馈。事实上,阿斯巴甜在饮料中对口感的贡献比较关键。百事公司曾在2015年4月从可乐配方中拿掉阿斯巴甜,但由于销量下降过多,2016年6月,公司宣布重新推出含阿斯巴甜的可乐。因此,我们预计配方切换过程或将较长,还原100%的口感也并非易事。不考虑口感因素,从成本角度上看,当前常用的另两款人造甜味剂三氯蔗糖和安赛蜜具有类似阿斯巴甜的甜价比,也在诸多配方中与阿斯巴甜复配,我们认为其短期内有望成为阿斯巴甜的替代品。若结合甜度与天然两个因素,天然高倍甜味剂甜菊糖苷则有望替代阿斯巴甜。从更长远的时间和更宽广的食品品类上看,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苷、赤藓糖醇、木糖醇、阿洛酮糖等有望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我们推荐百龙创园(阿洛酮糖),建议关注莱茵生物(甜菊糖苷、罗汉果苷)、金禾实业(三氯蔗糖、安赛蜜)、保龄宝(赤藓糖醇)、三元生物(赤藓糖醇)和华康股份(木糖醇)。
市场行情回顾:2023年6月26日-2023年6月30日,沪深300下跌0.6%,申万高市盈率指数月上涨0.0%、周下跌2.2%,成长好于价值。截至2023年6月30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9168.3亿元,周成交净卖出84.8亿元,其中食饮行业净卖出0.09亿元。2023年6月26日-2023年6月30日SW食品饮料下跌3.1%,跑输沪深300指数2.6pct。分子行业来看,肉制品上涨0.5%,周成交额环比+57.4%;软饮料上涨0.1%,周成交额环比+13.5%;保健品下跌0.1%,周成交额环比+3.2%;烘焙食品下跌0.6%,周成交额环比+80.4%;零食下跌0.3%,周成交额环比+29.5%;乳品下跌1.3%,周成交额环比+80.4%;啤酒下跌1.1%,周成交额环比+44.8%;其他酒类下跌1.4%,周成交额环比+8.3%;白酒Ⅲ下跌3.8%,周成交额环比+47.5%;调味发酵品Ⅲ下跌3.0%,周成交额环比+8.3%;预加工食品下跌4.9%,周成交额环比+99.6%。
风险因素:食品安全风险、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阿斯巴甜致癌可能性存在不确定性